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要闻

【奋进高台·年中卷】高台:绘就生态新画卷 绿富同兴谱华章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杜平 发布时间:2025-08-08 16∶34
字体:【 打印

盛夏时节,行走在高台大地,满目苍翠取代了漫天黄沙,碧波荡漾映照着蓝天白云,一幅“天蓝、水清、地绿、民富”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这背后,是高台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方位、多维度、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

走进位于新坝镇许三湾村的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林果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令人头疼的风沙口。2018年起,公司转变思路,与科研团队合作,采用“多采光、少用水、节耕地、高效益”模式,在这片砂石地上开启了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先后平整土地3000亩,栽下25万株优质梨树。为解决“水”的问题,70余万米滴灌管网如同大地的毛细血管,精准滋养着每一株果树。“我们的种植面积在4000亩左右,带来的经济效益大概在800万到1000万左右。”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林果基地负责人王立群说。

昔日的风沙口,如今不仅成功改写了“砂石地不结果”的历史,更形成了“春有花海醉人,秋有硕果累累”的生态产业融合新模式。

夏日的高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镶嵌在戈壁中的一颗耀眼“翡翠”。水清岸绿、鸟语花香,市民在此健身休闲,怡然自得。然而,这片占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71.6%的区域也曾面临垃圾堆积、湿地萎缩的困境。高台县下大力气实施退耕还湿、生态补水等工程。十年间,这里的鸟类种类从156种跃升至231种,更成为全球黑鹳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变化太大了,以前这里环境不好,现在到处是绿树清水,各种珍稀鸟类也来了。我们每天来走走,心情格外舒畅,这都是生态保护带来的福气。”市民邢海杰说道。

向北而行,抵达高台县的“生态前哨”——北部滩。这里曾饱受风沙肆虐之苦,荒漠化严重。面对挑战,高台人民没有退缩。人工造林、工程固沙、围栏封禁,一套科学系统的“组合拳”持续发力。“十四五” 以来,累计营造林15.1万亩,固沙压沙4.3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8.26万亩。“从‘黄沙漫天’到‘绿意绵延’,北部滩的转变,是一场充满智慧和勇气的生态实验。它证明,只要方法对路,人与自然完全可以‘握手言和’,实现‘绿富双赢’。”高台县治沙站干部徐晨曦表示。

抬头仰望,高台的蓝天白云也记录着生态治理的成效。在张掖市生态环境局高台分局的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工作人员正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样品监测,监测系统上,这些跳动的数据,是蓝天保卫战最直观的成绩单。2024 年,全县优良天数比例80.8%,今年上半年优良天数比例82.7%,同比改善12.3%,PM2.5 浓度20微克 / 立方米,同比改善33%。数据的持续向好,源于工业污染源严格监管、扬尘治理攻坚、清洁能源推广等硬核措施的落地见效。“看到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说明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对的,措施是有效的。守护好高台的蓝天,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目标。”张掖市生态环境局高台分局副局长程天龙说。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污水垃圾场”到“鸟类国际机场”,高台县以“产业融合化、园区景区化”的创新路径,稳步推动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芦苇荡的碧波、葵花海的金浪、循环农业智慧,共同标注着西北生态防线的新高度。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发展动能澎湃。

高台县将继续厚植生态底色,深化保护治理,让生态宜居成为“美丽高台”最鲜明的标识,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坚实的高台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